提升应急处置能力,守护公交出行安全。福州公交温馨提示:熟悉车内安全设备(灭火器、安全锤等)的正确操作步骤,清晰识别不同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标识及逃生路线,是乘客保障自身安全的关键所在。接下来福州公交带大家主动了解这些知识,并在实际乘坐时留意设备位置。只有准备充分,才能在突发状况下有效应对,共同构筑平安出行屏障。
一、车载灭火器——行车途中的“应急先锋”
1.位置:车载灭火器一般放置在司机驾驶座旁、车厢后门附近或座椅底部。上车后可留意显眼的红色标识,提前确认位置。
2.使用方法
一 拔:拔掉保险销(灭火器压把下方的金属插销,部分需要按压手柄两侧的卡扣后拔出),解除锁定状态。
二握:一手握住灭火器的压把,另一手握住喷管(或喇叭筒)的前端,保持稳定姿势。
三瞄:将喷管对准火焰根部(火焰最下方的燃烧点,而非火焰上方),距离火焰 3-5 米左右(视火势调整,避免过近被灼伤)。
四压:用力按下压把,对准火焰根部持续喷射,直至火焰完全熄灭。喷射时可左右摆动喷管,覆盖整个燃烧区域。
3.注意事项
风向规避:站在上风向喷射,避免烟雾和干粉被风吹向自己,导致窒息或视线受阻。
残留检查:灭火后观察是否复燃,若火势未控制,立即撤离并拨打 119。
禁止倒置:干粉灭火器不可倒置使用,否则影响喷射效果。
二、安全锤——危急时刻的 “生命盾牌”
1.位置:安全锤悬挂于车窗上方或嵌在座椅旁,配有明显标识,部分车辆还标注“紧急破窗锤”字样。
2.使用方法
①取下安全锤:双手握住安全锤手柄,向外拔出(部分卡座有卡扣,需稍用力向外掰动即可取下)。
②正确握法:单手握紧手柄,让锤头垂直于车窗玻璃,手臂自然发力,避免因握不稳导致脱力。
③瞄准击打位置:优先击打车窗玻璃的四角或边缘(这些位置是玻璃的薄弱点,比中间更易击碎),切勿击打玻璃正中央(钢化玻璃中间强度较高,不易破碎)。
④发力击打:用手腕带动手臂发力,以短促、有力的爆发力连续敲击同一位置(避免轻敲或分散击打),直至玻璃出现裂纹。若一次未击碎,可换相邻的边角继续击打。
⑤清除碎玻璃:玻璃破碎后,用安全锤手柄或衣物包裹手部,清除残留的玻璃碎片(避免划伤),再推开或踹开玻璃,开辟逃生通道。
3.注意事项
①保持冷静:紧急情况下切勿慌乱,瞄准薄弱点集中发力,避免浪费体力。
②保护自身:破窗时脸和身体远离玻璃,防止碎玻璃飞溅受伤;清理碎片时务必做好手部防护。
③有序逃生:破窗后优先让老人、小孩、孕妇等弱势群体撤离,避免拥挤踩踏。
④日常禁忌:禁止将安全锤当玩具或挪作他用,发现安全锤缺失或损坏,及时提醒司机报备。
三、安全疏散标识——危急时的“方向锚”
1.识别方法:公交内的安全疏散标识主要为侧窗旁的“应急出口”标识及车顶的应急逃生指示牌
2.逃生路线:紧急情况下,跟随标识指引,优先选择前后车门疏散;若车门无法打开,迅速通过车窗或车顶逃生天窗撤离。
3.应急逃生天窗使用方法:
①拉去塑料防护罩
②旋转手柄并推出
③双向推开安全顶窗
④从出口脱离危险
四、应急处置全流程
1.保持镇定:遇紧急情况切勿慌乱,优先听从司机指令,不盲目拥挤。
2.快速示警:立即告知司机险情(如“着火了”“车门打不开”),协助拨打 119/120/110。
3.用好工具:需破窗时取安全锤击打车窗四角,灭火时用车载灭火器对准火源根部。
4.有序撤离:从最近车门或破窗处撤离,优先帮助老弱病残,不携带行李。
5.远离危险:撤离后远离车辆至安全地带,确认同行人安全,在安全处等待救援。
福州公交集团始终把乘客出行安全摆在核心位置,每辆运营车辆均落实应急设备常态化排查检修,驾驶员全员通过系统应急演练与技能考核。您的主动防范意识,是筑牢安全防线的第一道基石!让我们并肩守护,共筑安全出行环境。